理论视野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10832

列宁思想研究

  • 列宁关于执政党作风建设思想论析

    陶元浩;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党内存在的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列宁围绕执政党作风建设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即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事实是无产阶级政党政策的基础;执政党在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同时还要教育和引领群众;先锋队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批评,注意党内批评的方式和内容;以多种举措根除官僚主义、拖拉现象和文牍主义;反对消极腐败和特权现象,始终永葆革命精神,等等。列宁关于执政党作风建设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启发:必须从长期执政和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作风问题,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与时俱进整顿党的作风,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将作风建设一抓到底,以过硬作风锻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一块“整钢”。

    2025年08期 No.306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创新发展

    康兰心;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创新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整体过程。列宁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本质,指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以唯物史观为科学基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意识形态不动摇;列宁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首创性重构,摒弃了传统意识形态概念中的“虚假性”判断,以中性的视角重新审视“意识形态”在不同社会场域和阶级中的意义,拓宽并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理解史;列宁根据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灵活调整话语策略,以适应不同历史语境,展现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坚定的原则性。列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原则性与灵活性在实践中有机结合的辩证品格,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025年08期 No.306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重要地位和作用论述的深刻意蕴

    韩喜平;郑家璇;

    习近平对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深入析理新时代工人阶级作用的社会背景和依靠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环境,指明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源、澄明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形态的领导地位、重申工人阶级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先进性、肯定工人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创新理论,为团结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提供了实践指南。

    2025年08期 No.306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的鲜明特征及其意义

    谢启华;李云龙;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全局,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述深刻指明,总体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保证;践行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政治立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至上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有鲜明的特征,有区别其他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的显著标志,也是国家安全理论的基础和实践的根本遵循。

    2025年08期 No.306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 习近平关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柴小君;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丰富和完善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引。

    2025年08期 No.306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

  • 新时代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机制探微

    陈鹏;

    立足马克思主义原理,深入剖析全球精神生产格局变革,明确中国的定位、机遇与挑战。系统阐释精神生产机制的本质是社会精神交往关系,其运行依赖于生产方式、主体意识、思维工具、多元平台等要素的协同,并在批判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基础上,提炼总结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机制的先进特征。

    2025年08期 No.306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审视

    毕国帅;

    现代化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现代化理论的构建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本质上是一个系统化的理论创新过程,依从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并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在总体旨趣上追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坚持客体规范与主体要求有效结合;在现实依据上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目标指向与问题导向双重驱引;在内在机理上遵循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坚持思想指导与文化滋养协同发力;在发展样态上呈现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坚持辩证思维与系统观念相得益彰。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科学把握这一方法论,对进一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更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8期 No.306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 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营商环境的财税法治保障

    王文婷;

    研究通过构建营商环境“制度非竞争性—服务梯度性—秩序普惠性”三维模型,阐明其兼具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制度内核。实践中,营商环境面临着供给不足与边界溢出双重缺陷。立足财税法治国理政功能,财税法依据中央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严格拣选符合营商环境的公共产品,给予其物质保障,完成“中枢牵引”作用。同时,财税法依托“收—支—监”全链条协同机制防控政府提供营商环境风险。最终构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动态均衡的制度生态,实现财税法治的“财—政”联动模式,为全球治理提供营商环境的中国范式。

    2025年08期 No.306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内在逻辑

    令狐乔丽;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关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为视角,从结合的前提看,民本思想、和合文化、贤能政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结合的过程看,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主元素在中华文明现代转型中获得了新生;从结合的规律看,找到契合点、发生化学反应、面向实践解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主新形态的成功之道。

    2025年08期 No.306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 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机理

    于维力;张瑞;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正确道路,系统延展了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文化意蕴,全面强化了文化强国建设工作导向,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面向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统筹推进思想阵地、文化根基、对外交流互鉴三位一体建设,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思想引领力、文化感召力、国际影响力。

    2025年08期 No.306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治理分析

    孟宪平;

    乡村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事项,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偏差、文化实践中存在的误区,以及乡村文化传承中的不良倾向。这些问题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还有心理认识上的原因,主要的方面可以归结为不良价值寄托造成的文化困境、物质追求与理想信念衔接中的文化错位、传统与现代交汇中的文化迷失。解决和治理这些问题,需要切实抓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工程,全面贯彻和实践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关系。

    2025年08期 No.306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现实逻辑和路径选择

    蒙象飞;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具有让世界读懂中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为人类社会谋进步发展国际共识的重要意义。面对国家利益分歧、新冷战话语的诋毁与否定、国际舆论“西强东弱”的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等带来的外部挑战,以及党的国际形象建设欠缺整体推进的现实不足,新时代党的国际形象建设,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进一步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效能,改善对外叙事的方式方法,推进国际传播格局的重构,形成形象建设的合力。

    2025年08期 No.306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新时代“风腐同查同治”机制研究

    王建国;徐睿烨;

    风腐同查同治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重要总结,伴随党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而上升为一项创新机制。新时代风腐同查同治机制以“查”“治”贯通为核心逻辑,这一逻辑经由从风腐同查工作机制到风腐同查同治机制的实践演进而逐步彰显和完善,体现为“查即是治”和“治更需查”两方面,以机制的逻辑闭环确保实现具体工作的有效闭环,发挥阻断风腐演变的重要功能。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完善风腐同查同治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配套机制、进一步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一体推进,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2025年08期 No.306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数字技术发展视域下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易明;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党建工作迎来新的机遇,技术生产力迭代优化党建工作模式,数字交往空间拓展党建实践场域,技术赋能深化意识形态引领效能。然而,数字鸿沟加剧党建发展不平衡、数据霸权威胁党建安全底线、数字党建工作制度尚不健全等问题也随之显现。针对这些挑战,应进一步以数字化推动党的组织建设全域覆盖,赋能思想政治工作构建智慧教育生态,强化监督执纪打造全周期监督网络,完善制度建设形成依规治党长效机制,落实党建责任锻造权责统一链条,从而推动党建工作在数字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突破。

    2025年08期 No.306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4K]

  • 欢迎订阅2025年《理论视野》杂志

    <正>《理论视野》杂志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理论刊物,重点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并对社会关注的理论热点难点作深度分析,秉承理论前瞻、视野开阔、文风严谨的办刊风格,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政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服务。《理论视野》立足新时代,着眼新要求,力求与实践同行、与理论发展共进,集理论性、现实性、思想性、学术性为一体,面向党政机关、党校系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院系、科研机构及军队、企业有关部门,面向广大理论工作者、各级党政干部、高校教师和研究生。

    2025年08期 No.306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 下载本期数据